乌龙泉法庭司法服务延伸至村湾
江夏报讯(通讯员 杨睿)“多亏人民法庭,我们对未来的经营充满信心!”7月20日,说起区人民法院乌龙泉法庭为企业解燃眉之急的故事,武汉某玻璃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某感激不已。
此前,李某到乌龙泉法庭一次性立案6件,称货款迟迟收不回,公司经营举步维艰、濒临停产。虽然都有签字确认的对账单,但6起案件的被告以各种理由拖着不付款,有的连电话也不接。
承办法官第一时间开启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与各被告取得联系,劝导他们尽快履行付款义务,避免因诉讼带来诚信风险。经过耐心的诉前调解,6名被告主动与玻璃公司达成和解协议,有的付清货款、有的承诺还款期限。李某也第一时间到乌龙泉法庭申请撤诉。
近年来,乌龙泉人民法庭结合辖区茗泉谷农业产业园综合旅游服务区、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等产业格局,打造现代农业服务法庭;立足法庭管辖城乡结合地带的特点,服务乡村振兴,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人民法庭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加强诉源治理,开展巡回审判,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村湾。
今年上半年,乌龙泉法庭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87件(涉企97件),其中调撤121件(涉企67件),结案率82%,调撤率65%,涉企案件调撤率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