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江夏区 > 文化

搜索 网站地图 设置首页

“赶超学”助推江夏教育跨越式发展

2023-05-12 22:03 来源: 武汉市江夏区教育局
调整字体

  为积极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每一所学校,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变,江夏区教育局进一步丰富“四学四讲”活动内容,主动引进“名师课堂”开展“争先进位,比学赶超”活动。

  5 月 8 日,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彭爱芬受邀带领名师工作室成员到江夏区文化路小学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究。

  彭爱芬工作室成员杨千子和文化路小学青年教师周围先后就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小毛虫》各上了一节研究课。杨千子老师重点抓住了“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这一哲学原理,通过创设情境,和学生反复互动,帮助学生理解“与世隔绝”“色彩斑斓”“挣脱”等词语的含义,让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美和小毛虫破茧成蝶的变化美。周围老师则先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然后通过板贴图、关键线索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小毛虫”故事大赛,学生说给同桌听,小组合作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讲述作者达芬奇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探索“小毛虫”与“达芬奇”之间的联系,突出跨学科学习特点。

  在说课环节,两位上课教师轮流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教学设计说明,详细讲述自己对课标的把握、教材的解读和教学过程的处理,解释了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

  在评课环节,听课教师踊跃发言,将自己所学所悟、所思所想,大胆与同伴交流分享。通过两位老师对同一节课的对比演绎,让听课教师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什么是“各美其美,殊途同归”。

  文化路小学青年党员曾珠:杨老师和周老师的课各有千秋,让我受益匪浅。周老师利用评价量表,借助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实现教学评一体;杨老师通过视频,音频调动学生所有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带入文本当中。

  名师工作室成员杨千子:通过同课异构这种形式,既可以展示自己对教材和文本的理解,还可以学习借鉴其他老师对课文不同的解读和演绎,让自己收获满满。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了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对课堂预设不足、各环节时间把握不到位等,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

  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彭爱芬:两位老师都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纵观两位老师的教学,教师范读、引读、师生合作读、学生个别读、集体读、对比读,书声琅琅,学生在读中品味了童话的语言之美,体会到了小毛虫乐观的精神之美。活动在彭爱芬老师《构建素养立意的语文课堂》精彩报告中圆满结束。

  5 月 9  日,王华荣名师工作室成员闵凤霞和文化路小学教师祝志东分别就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找次品》各自上了一节精彩的研究课,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围绕数学活动课教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两位老师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让听课老师“脑洞大开”,真正是“同课”绽放精彩,“异构”彰显新意。

  据悉,为深入推进全区教育系统的“四学四讲”活动开展,区教育局把委托管理、小班化共同体建设和集团化办学作为“赶超学”的重要抓手,对标省市名校,主动向外借力,围绕“缺什么,补什么”要求,借助支援单位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团队为受援学校提供全方位的帮扶,定期开展送教下校、课题研究和专家讲座,  积极开展“争先进位、比学赶超”行动,助推江夏教育跨越式发展。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